2022年對中國棉紡織行業來說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下,行業發展、企業經營面臨著巨大壓力。如何破困境、抓機遇、開新局?
11月30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屆第二次理事擴大會暨第六屆第三次常務理事會線上隆重召開。在舉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在中國棉紡織行業努力探索在新征程中開創行業新局面的重要歷史關頭,本次會議克服諸多客觀困難成功召開,集中探討行業形勢及應對之策,對當下凝聚發展信心,明確發展方向具有重要意義與價值。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線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線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副會長端小平,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監事長朱北娜,以及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理事、常務理事、會員企業代表線上參與了本次大會,直播在線參與人次超4000人。
本次會議得到了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光山白鯊針布有限公司、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鄭潔雯主持本次大會。
高屋建瓴
堅定信心,共同推進棉紡織行業更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紡織工業、包括棉紡織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行業企業應該如何以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指引,明確自身的發展?
夏農:
著力提升安全水平,著力向價值鏈高端提升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在線致辭時指出:棉紡織行業,作為我國傳統優勢產業和紡織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基礎良好,產業競爭優勢較強,在繁榮市場、擴大出口、吸納就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面對新變局、新挑戰,棉紡織行業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端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向全球合作價值鏈高端提升,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體系。
夏農圍繞棉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幾點意見:一是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協調性,統籌發揮東中西部優勢優化原料產能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發揮產業集聚區規模優勢與配套優勢。對科技含量高,技術工藝先進,管理體系完善,市場競爭力強的專精特新企業,加大培育力度,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創新。
二是不斷增強行業創新發展能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高端紡紗制造裝備關鍵零部件,先進生產工藝技術的開展公關與產業化推廣應用,加快補齊產業鏈短板,加快推進智能制造,不斷提升生產質量與效率。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三是不斷提高行業綠色發展水平,加大綠色工藝及裝備研發,加強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及節能減排技術推廣,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加快構建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加快構建行業綠色發展體系,努力為下游市場提供更多綠色低碳環保產品。
夏農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面對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棉紡織行業要保持戰略定力,加強運行態勢分析研判,主動作為、積極進取,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更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曹學軍:
全面學習、全面掌握、全面落實二十大精神,認真探索發展新路徑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在線致辭時指出:今年以來紡織行業穩增長面臨較大壓力,但任何事物都是螺旋上升的,當前疫情的影響是短期因素,紡織行業發展仍具有有利的宏觀環境和基礎條件,發揮好強大國內市場優勢、產業基礎優勢、產業鏈完整配套優勢,抓住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機遇,就能鞏固領先的優勢地位,實現高質量發展。
對推動棉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曹學軍提出了四點建議:第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需求。紡織行業總量已處于一個高臺水平,增長的潛力主要在于優化結構,要特別注重在供給側發力,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戰略,提升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產業升級、產品升級和消費升級。
第二要加快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鞏固提升國際競爭力,特別是在當前形勢下必須要注重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提升企業的效率和質量,推進綠色工廠的建設,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擴大綠色產低碳產品的設計生產,讓綠色低碳成為紡織行業的競爭優勢。
第三要推動各類纖維原料協調創新應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棉花等天然纖維性是優質寶貴的紡織原料,但總體的附加值不高,市場稍有波動,就對企業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不利于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行業企業要重視和支持棉花等天然纖維的產品開發和宣傳推廣,提升棉制品的設計水平,提升棉制品的附加值,開拓大健康等新領域的應用,加強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推動研發化纖棉化兩條產業鏈良性有機聯動,互為支撐。
第四,加強產業國際貿易合作,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曹學軍表示:“行業企業發展要有耐心。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部署,紡織全行業要在全面學習、全面掌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認真謀劃發展新舉措、新路徑,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勇于前行,為全面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行業力量!
孫瑞哲:
中國式現代化開拓著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棉紡織產業在其中大有可為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大會致辭時指出:黨的二十大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紡織行業必將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作用。孫瑞哲從“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維度––“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分析了紡織工業的作為與融入路徑,詳細解讀了當前新的動蕩變革期行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挑戰,提出重塑產業結構與生態,創造新價值、新優勢的發展思路。
孫瑞哲指出:棉紡織行業是中國現代紡織工業的重要起源,是縮小城鄉差別、工農差別、區域差別的重要力量,是時代變革中紡織行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領域。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是引導和推動棉紡行業現代化發展、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以來,面對超出預期的外部環境變化,棉紡協會采取務實措施,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行業承壓前行,不僅在穩經濟、保民生、促就業中作出了突出貢獻,也有效保障了全球棉紡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行。未來希望棉紡織協會在新的時代起點體現更大的擔當作為,為打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做出新貢獻。
端小平:
堅定信心,走出困境,風雨過后一定有彩虹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介紹了2022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所呈現的新特點:第一,紡織產業鏈上大宗商品產量大部分負增長,原因一方面來自市場不景氣,另一方面反映了行業內在發展規律,既未來纖維加工總量的增長將與全球3%同步,并表現出這一水平上下波動的態勢。第二,紡織產業鏈后端的經濟運行情況整體上好于前端。第三,紡織服裝出口金額再創新高,但扣除價格因素后數量持平,甚至略有下降,因此對上游未能構成有效支撐。第四,紡織服裝內需市場線上線下總體表現欠佳,說明服裝家紡產品非剛性需求產品特征非常明顯;第五企業效益進一步出現分化。
端小平表示:對于行業未來發展我們仍然要堅定信心,要著眼于長遠。黨的二十大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更注入了信心,中國14億人口的大市場是重要支撐,紡織大國強國地位不會被撼動,吃苦耐勞的中國人,迎難而上的中國紡織企業家,全世界最完整最好的產業鏈配套,這些都是行業走出困境的重要力量。
端小平表示:紡織工業是經歷過充分市場競爭的行業,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我們有能力堅持到最后,有能力克服當前困難以及未來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堅信紡織行業的明天會更好。
朱北娜:
困難是暫時的,前途是光明的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監事長朱北娜在大會發言時表示:監事會是協會一項新的事務工作,成立一年多,監事會依照本協會章程,在促進理事會工作和履行監督中開展工作。當前世界經濟發生深刻變化,全球疫情形勢嚴峻,但是從我國棉紡織行業百余年的發展史來看,行業一直善于化危機為機遇,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承壓前行的形勢,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困難是暫時的,前途是光明的,行業要繼續在全球經濟中尋找新的機遇,謀求新的發展。
工作報告
黨建引領、增強信心、強化擔當,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代表協會作“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工作報告”。
董奎勇表示:從去年五月份換屆以來的一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國內外形勢出現很多新變化,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難度加大。一年多來,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紡聯)的領導下,在全體會員單位和各位理事、常務理事、副會長的支持下,針對行業和協會自身所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扎實做好各項工作,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取得了良好成績。
董奎勇詳細介紹了新一屆理事會成立以來的主要工作,并對下一階段工作考慮向大會進行了匯報。董奎勇表示:“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中國紡聯的領導下,中棉行協將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依托會員單位,精準研判國內外宏觀形勢,跟緊國家最新產業政策,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在多重目標間尋求動態平衡,保市場主體、保行業生產力、保行業活力。繼續落實‘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各項重點任務與重點工程,深化行業調查、統計研究、基礎研究工作;精準做好原料保障、技術創新、智能制造、綠色生產、社會責任、人才建設、品牌培育、展覽會議等行業服務工作!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杰代表協會作“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屆第二次理事會財務報告、任職變更及提案審議”報告。李杰通報了協會財務報告,副會長任職人變更情況,理事增補變更情況,會員新增情況,并提出兩個提案請協會理事單位審議通過––“關于更好推動棉紡織行業綠色發展的提案”、“關于籌建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噴氣渦流紡分會的提案”。
明確路徑
智能化、時尚化、綠色化
宏觀經濟的發展形勢與紡織工業整體運行情況是當前廣大棉紡織企業普遍關注的話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趙明霞圍繞”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及對我國紡織行業的影響“進行了分享。
趙明霞指出:全球經濟形勢動蕩,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經濟增長幅度越來越慢,滯漲風險顯著上升,但我國經濟克服超預期沖擊,總體呈現恢復態勢。對紡織工業來說,2022年紡織行業供需兩端承壓,經濟運行持續放緩,疫情影響了行業開工的穩定性,需求較弱導致高位的原料成本很難向下傳導,整體行業利潤增長壓力巨大,但出口表現出來很強的支撐作用。
對于2023年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預測,趙明霞表示:全球經濟前景高度不確定,下行風險增加,我國宏觀經濟波動恢復,存在超預期增長可能,紡織行業將繼續承壓運行。趙明霞建議企業在不確定性中去做確定和能掌握的事,堅持技術改造、管理創新、“三品”提升等工作,把握科技革新機遇,推動數字化轉型,應用好數字化創新成果,探尋與自身發展目標相適應的國際化路徑。
明確路徑對當前行業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本次大會從智能化、時尚化、綠色化方面分別安排了行業專家、代表企業的經驗分享,內容豐富。
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林郁在大會致辭時介紹了經緯紡機悠久的發展歷史和未來發展的思路。
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任王科詳細分享了“智能化成套紡紗設備的科技創新及發展前景分析”。
王科指出:智能制造是推動紡紗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經緯紡機全流程智能紡紗裝備及系統將從智能成套裝備、智能物流系統、智能管理系統三個維度為棉紡織企業提供助力。未來經緯紡機也將繼續圍繞客戶需求,從管理精準化、質量一致化、效率最優化、工藝仿真化、控制智慧化五個方面進行研發升級。
針布是棉紡織企業經常使用的一類配件,光山白鯊針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鋼在大會致辭時介紹了光山白鯊針布的發展歷程,張永鋼表示:今年是白鯊成立60周年,公司由當初僅能生產單一彈花機刺條的手工作坊成長為如今能為中國紡織行業提供棉紡、毛紡、麻紡、娟紡、產業用紡織品、起毛后整理等梳理產品近2,000余品種的專業梳理針布企業,實現了由年產值不足百萬元到5億余元的跨越。未來白鯊針布將繼續鉆研紡紗梳理的所有領域,致力開發適應客戶需求的產品,讓更多的企業體驗到白鯊境泉針布的超長使用壽命!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流行趨勢部副主任李曉菲立足下游終端消費趨勢,從時尚設計開發的的角度分享了“向內而生,細分需求下的紡織產品流行趨勢 ”的主題報告,啟發和幫助棉紡織企業明確自身的產品開發思路。李曉菲從“深度自我”、”“樂享生態”、“智能量”三個維度進行了消費市場的流行趨勢,并棉紡類產品的流行趨勢進行了分析:比如消費者多場景隨意切換的生活方式催生了輕柔色調,舒適體感放松材料的應用;比如隨著消費者對環?沙掷m概念的接受,回收再生纖維應用的比例隨之增加。李曉菲還介紹了中藥染色、生物型抗菌除臭、石墨烯牛仔以及有機棉等新產品在消費市場的應用情況。
綠色化是當前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并且重要性越來越強。黑牡丹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姜為民以“從軟實力到硬支撐,走出綠色發展的‘牡丹路徑’”為主題進行了分享。姜為民介紹了企業的綠色發展之路、牛仔家族的綠色元素、企業的技術創新發展、企業“綠色+數字”融合路徑。作為牛仔生產企業,黑牡丹紡織始終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持續加大綠色環保和智改數轉投入力度,不斷自我突破、迭代創新,塑造牛仔產業新形象。未來黑牡丹將踐行社會責任,繼續堅定推動企業高質量綠色發展。